官方微博 / 陈博士微博 / 陈博士课程/ 陈博士课程 / /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小知识 > 陈博士来帮忙 > 种下急性伤之因,收获慢性疼痛的苦果?
运动小知识
种下急性伤之因,收获慢性疼痛的苦果?2018-01-19 17:15:13 来源:文章来源:《新体育》New Sports 2018.NO.1 P100~101

原创:陈博士体能康复工作室

口述:陈方灿博士

采写:柏强 | 编辑:张涵钧 盛祥鹏

文章来源:《新体育》New Sports 2018.NO.1 P100~101

(http://www.newsports.com.cn/book.php?id=00000837)

 

左腿 为何道上打软
 

参加某项运动前,有必要评估一下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不要过分依赖自我感觉。人届中年,体能不比当年。30岁以后肌肉每年会丢失1%,因而年岁越大,越要进行肌肉力量训练。运动项目转换时,要有充分准备,还要注意运动量的对称把控。

 
 

1.一处伤病多种原因

 
 

 

当下北国正是滑雪的好季节,也是雪友出现问题较多的时候。这不,前不久一位雪友匆匆找到我们,说他滑雪时感觉左右腿不平衡,尤其是左膝关节发不上力,下山滑时容易打软,急转弯时,左腿几乎支撑不住。他还告诉我们,他冬天喜欢滑雪,夏天喜欢跑步,只是参加这两个项目的时间都不长。

 


 

我们边为他检查边问:“你觉得左膝关节出现问题是什么原因?”他说:“我首先能想到的是年龄大了,毕竟45岁啦!”我们逗他:“你的左膝关节45岁了,那右膝关节呢?”他笑了:“两个膝关节应当同龄吧!”,我们接着问:“那为什么左膝关节出现问题,右膝关节却没事呢?”

他坦白地说:“不知道,这正是我找您们的原因。”
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问他两条腿以前是否受过伤。他想了半天,突然一拍头:“小时候右小腿胫骨有过骨折,但早就好了,完全没事了。”我们顺藤摸瓜,查看他的两腿形状,发现右小腿胫骨骨折部位有增生,周围肌肉明显比左腿细。

       我们问他夏天跑步的频次和两个膝关节的感觉。他说,每周至少跑三次,10公里,腿部没有什么问题,但超过这个距离,左膝关节就会隐隐作痛。正因为如此,每次跑步都控制在10公里左右,因而没有明显不适,自己也没太在意。到了雪季,一上雪道,滑了两周,就觉碍左膝关节不行了,可右膝关节没有任何不适。
②.他的伤病因素是什么?

       我们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他的跑步动作时,发现他的身体重心明显偏左。其他检查也表明,他的左膝关节有髌尖末端病。还有二度骨关节炎,左腿弯曲60-70度时容易发软……

由此我们断定,他的伤病受到三大因素影响,一是历史,二是季节,三是运动专项

 

 

 
 
 

2.急慢新旧互为关联

 
 

 

从实际来看,运动性损伤绝大部分出现在下肢,又以踝、膝关节为甚。运动损伤—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损伤往往不可预测。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剧烈碰撞时突然发生,常见有摔伤、崴伤、撞伤、挫伤,比如这位雪友小时的骨折。但绝大部分的损伤是有长期劳损积累形成的,即慢性损伤,如这位友的髌尖末端病、骨关节炎等。
①.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的关系
        运动损伤的急性和慢性并不是截然分开、互无关联的,往往急性损伤之因直接或间接地造就着绵延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慢性损伤之果。就拿这位雪友来说,小时候右腿骨折,经过了几十年,虽然现在的运动感觉是“完全没事了”,但事实上,神经和心理性影响仍在,他已经习惯性地不敢用右腿承重。而让左腿代偿,以至于身体重心偏左。久而久之,患者也适应了这种运动姿态,而且直觉上还认为这就是正确的身体中线。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错误的动力定型和身体平衡点偏移不会让身体感到任何异常。夏天跑步时,由于他把距离控制在10公里左右,不适之感也不明显。但当跑步距离超过10公里时,尤其是当他走上雪道,膝关节弯曲度加大时,承受的负荷远远大于前面二者,不适之感就会加重,出现打软甚至疼痛。
②.为什么会疼痛?
       人体的骨头、韧带、关节等组织结构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都有一定范围,其有效和健康的运动力学方式是协调和平衡。而且,随着季节和运动方式的变化,人的年龄增长,力量和柔韧性下降等因素,这些范围和协调平衡程度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从跑步转为滑雪,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就大不一样,对体能的要求和对温度的适应也不一样。这位先生无论跑步还是滑雪,都是突然介入时间又不长没有充分的项目认知更没有转换过程中的各种准备隐藏的致病因子就会发作,伤痛也就显现出来。

 

 

 
 
 

3.综合调整适量把控

 
 

 

针对这位雪友的病因,我们拟定了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方案。

鉴于其伤部正处于发炎期,我们首先为他消炎治疗。同时,从多方面要求他减少滑雪的强度,比如从每天去滑雪减少到隔天一滑,从滑野雪到上正规雪道,从高级道换到中级道,从整天滑减少到每天滑两小时。 其次,我们对他进行了腿部,特别是深蹲到滑雪常用角度(70-80度)的力量练习,同时加强两腿的力量平衡,让多年避重就轻的右腿也承担起相应的负荷。

再次,我们要求他滑雪之前,充分激活踝关节、小腿、膝关节、大腿、髋关节、臀部的力量和灵活度。穿戴装备前,要在两个膝关节上打上运动机能布贴,以使这个部位的神经和肌肉控制得更好。

最后,我们要求他每周至少保证来工作室做两次治疗。    

通过两周的康复治疗,这位雪友的病症明显减轻。此时,我们又要求他逐渐增加雪上 运动量和难度,原则上滑雪时间的增加量控制在每周不超过10%。每天滑雪后,要马上对伤部冰敷,晚上洗澡后在伤部贴上消炎止痛膏,以保证第二天不增加伤痛,否则就要立即减少雪上运动量甚至停滑。同时,要他坚持每周2-3次的体能训练。

 

 
 
 

4.知彼知己奠赶时髦

 
     

 

这位雪友的个案并不少见,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也具有普遍性。              

1.参加某项运动前,有必要评估一下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这位雪友如果在跑步前进行一次评估,就能及时发现身体中线跑偏的问题,不会将隐患带到滑雪时。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2.在健身中,应尽量避免突然参加或突然转换某项运动从心理到体能都要有所准备。以这位雪友为例,他总认为能跑步就能滑雪。其实,从跑步转到滑雪,本应有一个缓冲期,至少要提前8周,针对雪上运动进行相关力量和平衡度的训练,尤其是下肢和核心力量训练,如可以多登楼梯,多做上坡跑等。当然,原来的跑步也可以坚持,以增强心肺功能。

3.人届中年,体能不比当年。如肌肉,30岁以后每年会丢失1%。因此年岁越大,越要进行肌肉力量训练。现在许多中年人只注重跑步等有氧训练,忽视力量,特别是下肢力量的训练。人体约有50%的肌肉在下肢,下肢肌肉直接影响人体的血液回流。为保持下肢肌肉力量,每周应做一两次的力量训练,而提高下肢力量则要每周至少进行3次训练,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每次3-5个动作,每个动作3-4组。

4.运动项目转换时,要特别注意运动量的对称把控。这位雪友从跑步转到滑雪,由原来每次只跑1 0公里,到现在一滑就是一整天,运动量翻了N倍,加上体能体质都不匹配,内有伤病隐患,能不出现问题吗!

5.每次滑雪后,不要忘了做拉伸和有氧运动,如10-15钟的走路或慢跑,这有利于疲 劳肌肉的恢复。

6.运动不是赶时髦,要切合自身,量力而行,最好成为一种能够坚持始终的生活方式,从长计议。

 
 
 

5.单侧训练Tips

 
     

 

联系我们
18601011618(同微信)
陈博士体能康复: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8号华府会负一层
京ICP备13052162号-1
陈博士与体能康复
陈方灿博士 创办者说 媒体眼中的陈方灿 陈博士简历
四大核心服务
运动损伤康复 运动表现提升 体能康复职业技能培训 体能康复管理
精彩案例
按伤病部位分类 按运动项目分类 按人群分类
关于我们
陈博士体能康复工作室 康复中心团队 合作伙伴 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