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 陈博士微博 / 陈博士课程/ 陈博士课程 / /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小知识 > 陈博士来帮忙 > 浅谈运动伤病与预防管理系统
运动小知识
浅谈运动伤病与预防管理系统2015-01-19 17:09:43 来源:

 

来源于《中国体育教练员》2014年第四期 P8-10

文 陈方灿

 

如同“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永恒口号一样,伤病也是竞技体育的永恒主题。在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和医务人员通过不间断的系统训练,使运动员达到高水平甚至超人的体能、技能和竞技状态,以期在国际大赛上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伤病也相伴而行,充当着“绊脚石”“拦路虎”的角色,时常不声不响地冒出来制造麻烦,设置障碍,让所有人的心血付诸东流。因此,正确认识运动伤病,对其进行前期控制、后期康复,成为体育人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以往对各种伤病的体能康复方法的讨论,更多地侧重于具体个案和局部范围。在此,我们将视野拓展开来,关注一个新的话题:伤病康复和预防管理系统。这是当今体育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并着手解决的问题。在2014年足球世界杯赛中,德国队捧起了“大力神”杯,人们对这支队伍强大的团队精神赞赏有加,也惊讶地看到其背后庞大的保障团队,但却不清楚队伍中还有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如果说前者是硬件部分,那么其最重要的软件部分,如因时因地对每个队员进行体能、心理、技术、战术素养的练习,特别是伤病治疗和康复管理的系统化,就构成了德国足球队的核心文化和精髓。

 

 

陈博士体能康复团队根据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在长期深入国家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伤病康复和预防管理模式,现作一简要介绍。

 

一、对运动伤病的理解

 

从医学角度上说,运动创伤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两者的比例、部位、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但绝大部分伤病属于劳损性慢性损伤,其中,50%的慢性损伤

是可以预防的。

 

在临床中,部分伤病可以完全治愈,如肌肉、肌腱的挫伤等;但许多伤病,特别是前交叉韧带损伤、软骨磨损、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等,会在身体上留下不可逆转的结构性破坏。许多人认为,经过治疗和康复,一切伤病都可以被治愈,不会出现逆转或复发,甚至百分之百地得到恢复,这样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是对运动伤病理解的一大误区。

 

事实上,影响运动员系统训练的伤病绝大部分是旧伤复发。这是因为以往的受伤部位,在组织结构上已有了一定缺陷,这些部位就像潜伏于体内的定时炸弹,当运动负荷过大、体能下降过多、做意外动作等时,就会引发爆炸。

 

 

对此,运动队训、科、医团队的正确态度是:以人为本,以恢复伤病运动员的正常身体功能和状态为主要目标,即排除伤病的影响,让有伤的肢体能够发挥出正常人的功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健康状态”。那种一味追求伤病完全治愈,甚至不可逆转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二、如何保持系统训练

 

运动训练是一个体能得以储备,技术、战术和心理经受磨炼,状态力求提升到最佳的长期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紧密相联,交错复杂,既要各个突破,又要相对均衡发展。它也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严密体系,讲求“木桶原理”,不能有一个环节或部分出现短板。

 

系统训练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时间,没有这种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运动技术和状态质的变化。这种积累的过程需要不间断和高质量的保障。由此可见,伤病是系统训练的最大“杀手”。它让训练计划难以按部就班地执行,使训练周期出现间断,甚至碎片化,让教练员措手不及。

 

面对伤病对系统训练的破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关口提前,科学控制。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上工治未病。”针对伤病,运动队也需建立一个管理系统:一是把伤病的发生率减至最小,二是出现伤病后,将其负面影响力减至最小,以此保持运动员系统训练的完整性。

 

三、理清体能康复的一些概念

 

在讨论运动伤病康复与预防管理模式之前,需要理清一些概念。

 

功能训练是指为恢复或提高人体从事日常生活和体育技能的运动练习。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二战时期的骨科康复。而运动康复则是指以运动为主要手段,解决运动人群所特有的运动损伤的康复。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两者的关系为:功能训练是体能康复的手段之一,用于后期康复。

 

体能康复则是指以恢复身体的健康功能为宗旨的康复。“体”即身体,指人体负责运动的骨骼肌肉神经组织结构;“能”即功能,指它们特有的生理作用和运动能力;“康”即健康;“复”即恢复。体能康复的主要恢复手段包括理疗、运动、饮食、心理和养成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方式,是以人为本、让人获得健康的身体重返正常生活与工作,提升生活质量的健康管理的新思维和新体系。

 

那么,什么是身体的健康功能呢?它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其一,骨头关节健康,骨密度正常,关节活动自如,没有障碍和不适;其二,四肢躯干肌肉健康,主要指肌肉形态、线条较好,有力量,有耐力,有弹性,柔软性好;其三,心肺系统健康,心脏和肺部没有疾病,有正常的心率、血压和肺活量,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运动负荷,如跑步、骑车、爬山和游泳等;其四,神经系统健康,动作协调性和控制力好,平衡感出色,反应灵敏,手脚配合自如。

 

四、运动伤病的康复和预防模式

 

在运动队中,处理运动伤病与训练的关系是让教练员最头痛的问题。这种决策上的模糊与决策的失误一样,会引起伤病的恶化,因此,训、科、医的相互沟通与协作至关重要。以下分类管理方式(根据运动员的伤病和健康状况分为5个类别)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1. 第一,健康类。这类运动员可以参加正常训练,其伤病不影响任何训练内容;而且,其伤病可以通过队医的治疗得到解决,队内的医疗条件也能满足其需要。此外,那些曾经有过伤病,经过治疗康复且不再复发的运动员,也可划在此类之中。此类队员的状况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应当注意的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的伤病特点、多发季节和训练比赛的关键点等,预防运动员旧伤的发作和新伤的出现。

     

  2. 第二,亚健康类。此类运动员可以经受大部分的训练内容,只有一小部分内容不能正常完成。其伤病正在恢复当中,并向好的方向转变,队医的水平和队内的医疗康复条件都可满足其继续康复的需求。鉴于此,可让这类运动员继续留在队里边训练、边治疗。

  3. 第三,伤病类。此类运动员不能正常参与训练,而且由于队内医疗水平和条件有限,无法保障其在一定时间内康复,或者伤病久治不愈,甚至恶化,严重影响其系统训练。因而应尽早将此类运动员送到队外的医疗或康复机构,进行保守治疗和体能康复。

  4. 第四,在外治疗康复类。此类运动员已脱离了运动队,自己或由队医、队友陪同接受治疗康复。对于他们,应当注意在治疗的同时,不要忽视体能康复训练,特别是不要让他们脱离力所能及的、与专项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保障其体能不会下降过多、与训练要求脱节太大,一旦归队,能以最快的速度走上训练场甚至比赛场。因此,在选择治疗和康复中心时,应考虑能满足这些需求的机构。切记,治疗康复是否成功,应以能否参加正常训练和比赛为终极目标,而不只是减少疼痛,可以正常生活。

  5. 第五,手术治疗类。部分伤病由于严重和特殊,或者部分运动员经过至少3个月的保守治疗仍然无效的,就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如半月板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等。一旦如此,就应与医生协商,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方案。有些伤病可以先进行术前康复,减少伤病的并发症,使手术变得更加简单、有效。术后要及时与康复中心和康复师协商康复方案,及早介入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运动功能的尽快恢复。由于运动队的特点,运动员的术后康复在2个方面有别于普通人:一是康复的最终目标极高,至少能应付剧烈的训练和比赛;二是康复的时间短,常处于时间紧迫,甚至分秒必争的状态。因此,术后的康复方案更加讲求科学性、个性化,以达到更快、更有效的目的。

 

以上5个类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一位伤者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伤病的变化,其伤病归类也在发生变化,对其治疗康复的管理方法也要适时调整,对此最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应是医务人员。我们建议,每个运动队的办公室,应将队员列成名单,做成图表,用不同颜色的贴纸、磁铁等标示出队员的类别归属,让教练员清楚地了解队员每天的身体变化。如果有队员从一二级跳跃到三四级,最好能醒目地标示出来。与此相对应的是,每类队员都要有专门的对应小组负责其治疗康复甚至手术。

 

一般来说,一二类运动员是运动队中的大多数,对他们的管理相对简单。少数人属第三类运动员,应有专门的体能康复师帮助其康复。当然,这也适用于第二类运动员。第四类运动员是教练员和医生时常关注的对象。而对第五类运动员的关注点应放在术前、术后的康复上,以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五、教练员是系统核心,队医功能需强化

 

伤病康复与预防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运动队管理层、教练、科研和医务人员与运动员密切配合,要把建立制度放在前面。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应是核心,主导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因为这一系统的目标是教练员实现对运动员的系统训练,所以,教练员应更深入地了解运动员的伤病原因、机理、治疗原则,以及与训练的关系,并根据运动员的伤病情况进行训练调整。在此,应避免2个极端:一是遇到伤病,就让运动员完全停训;二是盲目冒进,急于求成,让运动员过早地介入系统训练,两者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可见,教练员是伤病康复与预防管理系统的关键人物。因此,该系统对教练员的素质和统帅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我国运动队应对伤病的传统模式是将队内医务人员的功能弱化,把诊断处理的职责更多地交给队外专家。这并不是运动队伤病管理的最佳方式。要知道,队医每天接触有伤的运动员,观察其训练,对其伤病的症状和变化,以及对训练的影响程度拥有第一手资料,而队外专家短时间内的诊断往往只是来自于临床表现,大多没有从运动员的健康状态以及对训练的承受能力角度去考虑。因而在伤病康复与预防管理系统的运行中,应更充分地发挥队医的作用。当然,队医也应改变与教练员的沟通只停留在伤病层面、很少从训练角度考虑问题的做法,而应及时为教练员提供行之有效的训练建议。这就要求队医清楚地了解教练员的训练思路,研究训练规律,对伤病与训练的相互影响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具备与教练员沟通的共同语言。一位资深专家曾说过,“一个医生必须是半个教练,一个教练也应是半个医生”。如果双方能达到如此程度,就能将上述的管理系统模式发挥到极致。

 

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会就伤病康复和预防的管理模式,对运动队不同岗位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职责范围,以及相互配合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联系我们
18601011618(同微信)
陈博士体能康复: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8号华府会负一层
京ICP备13052162号-1
陈博士与体能康复
陈方灿博士 创办者说 媒体眼中的陈方灿 陈博士简历
四大核心服务
运动损伤康复 运动表现提升 体能康复职业技能培训 体能康复管理
精彩案例
按伤病部位分类 按运动项目分类 按人群分类
关于我们
陈博士体能康复工作室 康复中心团队 合作伙伴 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