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于《新体育》2011年十二月刊 P42-44 口述 陈方灿 采写 柏强
当今之世,无论是拼搏于国际顶级赛事上的专业运动员,还是挥汗于街头巷尾健身场馆里的平民百姓,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以言简意深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来要求自己,提升自我,观赏运动,关注体育。因此,各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会穷尽科学训练手段之极,力图站在世界体坛领奖台的最高处;千万百姓也会借助于五花八门的设施方法,让自己的运动能力更上一层楼。其实,在我们体能康复师看来,无论他们怎么训练,取得何种效果,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可以这么说,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三大因素,它们可以成为提高人们运动表现能力的三大抓手,反之,它们也会成为人们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甚至阻碍自己运动水平提升,造成运动损伤的三大推手。
生理因素——能量的限制
上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人类跑百米的速度不大可能突破10秒,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训练水平的提高,人类不仅跃过了这一大关。而且还在不断地突进,让一个个关口成为历史。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地自问,人到底能跑多快,跳多远,蹦多高?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能确认的是,人体运动不可能没有极限,同样能确认的是一种无奈的“说不清”,即,说不清人的运动极限在哪里。
这实际上就是生理学所关注的问题,即人身体的潜能有多大,运动能力和能量有多高。这也是影响人运动水平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事实表明,在生理学意义上,无论是肌肉的力量,肌肉收缩的速度,还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持久力等,一切我们常统称为“运动素质水平”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运动训练来提高。其基本原理是,在科学的训练安排下,让身体对新的训练负荷产生新的适应,使身体能承受的力量增加,发出更大的功力,来完成生活和运动上的更高要求。
我们都熟悉中国体育训练的一个著名口号:“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这实际上就是指挑战人的生理极限。
每个运动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训练周期都会有相对稳定的运动水平和竞技状态,要想提高一步,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训练,给其身体以超出平时所能承受的适当的运动负荷,让其对这种超量负荷产生新的适应,并且能在科学恢复的情况下,使身体的机能达到比原来还要高的水平,形成“超量恢复”。如此循环下去,人的运动水平可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逐步提高,潜能最终可以得到极大程度的挖掘。这也是世界体坛、各种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孜孜以求的最佳运动效果。
而要产生这种佳效,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运动员运动极限的精确把握。因为人的应激(承受负荷)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在训练中,负荷大大超过其承受极限,恢复又不能及时和全面,人的身体不但不会产生良性应激和超量恢复,反而因疲劳积累而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引起运动损伤,进而缩短运动寿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微妙甚至极其危险的。可以这么说,一个人从业余体育爱好者成为奥运冠军的训练比赛过程,就像走在一个高悬空中而狭窄漫长的独木桥上,挑战是不断的,危险也是持久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是,无论教练对运动员,还是运动者本身都要对生理性个体有一种清楚的认识。要知道,每个运动者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了其身体结构、体质特点和可从事的运动项目、运动潜力的差异性,而且,运动者从事训练和比赛的经历、经验等也决定了其运动的独特性。比如,让身高马大的姚明去做举重或体操运动员,其结果肯定是一个人可预见的笑话。因此无论是在运动选项选材中,还是在训练中,切忌“吃大锅饭”,千人一律,而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二是,训练中,如何既达到一个人的运动极限的“崖边”,又不使其“过界失足”,至今没有一个成熟而统一的标准,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对它的把握不仅需要科学训练的思维和手段,还不能忽视训练的艺术。后者包括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感觉甚至直觉,教练与运动员的心灵相通,个性相知等。换句话说,无论是专业训练还是自我健身,其“质量控制”都要讲求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三是,人的运动极限在某个阶段中是相对稳定的,但从整体上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一成不变的训练,要么造成“吃不饱”,没有效果,要么造成过度训练,身体受损。可见,训练中适时的动态监测,及时地沟通和调整是不可或缺的。
生物力学因素——能量利用的效率
助跑,踏跳,腾空,过杆……一连串精湛的跳高技术动作像一段自然流畅而又节奏明快的旋律,而演奏者——运动员正是凭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发力,并在最后毕其全身之力于跃过横杆那一瞬来成就这一赏心悦目杰作的。和谐产生美。运动技术的和谐,力的和谐产生美妙的运动乐章。
所有运动都有其项目的技术要求,而任何运动的佳效都有赖于项目技术的完美。也就是说,要想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就必须掌握最好的运动技术。而最好的运动技术也是最合理、最有效、最节省能量的技术。它把人有限的能量,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某个地方某个时候,使其产生最佳的运动效果。这一切正是生物力学所研究的问题。比如,按照生物力学的原理,人在踢球时,前面的股四头肌(主动肌)发力时,股后肌群(被动肌)应当是放松的,一前一后地协调发力,动作才会有效而合理。如果二者都发力,不但会造成人体能量的额外浪费,还会使运动能力下降。
其实,生物力学所讲求的技术运用或运动效率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限的人体资源该怎么用,二是应把负荷放在哪里。这两者解决不好的话,不仅会使人体能量利用效率低,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比如,会跑步的人,每前进一步都会通过踝、膝、髋部进行一定的力量缓冲,而跑步时身体僵硬的人,缺少了这种缓冲,极易形成“跑步膝”。打网球时,不会全身使劲的人,仅凭肘部发力,用不了多久就会形成“网球肘”。生活中,常有“老四、老五”腰椎出现问题的人,找我们诊治,而我们的治疗重点并不在这两个腰椎上,而是指导他们启动“老大、老二、老三”腰椎“分担重任”。这些都是典型的运动技术运用不合理,用力小均,使负荷过分集中于某一部位的例子。
在此,还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运动技术合理的运用也是因人而异的。而我们常见的最大误区是,一些人迷信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并将盲目地拷贝到自己身上,其实,在他人身上合理有效的技术,在我们身上未必起效或起高效,就拿高尔夫的挥杆技术来说,每一个世界高手的技术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独特唯一的。它们的高效精湛是其身体素质,动作特点,协凋性、柔韧性程度,个人经历、经验和感觉等诸多因素最完美契合的结果,是很难原版复制的。我们应当模仿或学习他们的是,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挖掘适合自己的最省力,最有效,最合理的运动技术,并将其很好地运用到实际的训练健身之中去。
心理学因素——能量的浪费
有个运动员比赛前要去卫生间。他有个习惯,必须使用中间的便池,如果有人在用,他情愿等候:这个习惯实际上是一个个性化的心理暗示,暗示自己一定要正常发挥,最终站在领奖台中央、第一名的位置。
的确,有了生理学上的体能储备,掌握了很好的运动技术,要想在比赛场上表现出上佳的运动水平,还必须有另一种力量的支撑——心理素质。
人是思想的动物,他的运动系统在外界作用下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按照既定的程序一成不变地去完成动作。他的意识、潜意识等诸多因素影响着他的发挥。有的运动员比赛时不怯场,甚至兴奋度高,他就能将有限的能量,最好的技术发挥出来,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常称之为“比赛型选手”。但也有不少运动员要么兴奋度过高过早,要么心理负担过重,赛前紧张、焦虑、失眠、尿多、不思饮食或拼命吃喝,引起生理能量的过早使用,加上恢复不全,其储备量必然下降。一些运动员上场后,由于紧张,肌肉抽搐、抽筋,使技术动作变形,有的则动用不该使用的肌肉发力,以致动作僵硬,对抗了原有的技术定型,最终效率下降,也使身体能量不必要地浪费了,甚至造成运动损伤。因而,解决运动者的心理问题,强化其心理素质也应是平时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伤病对于运动者的技术,特别是心理的影响常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受过伤,处在恢复中的运动者往往担心运动中同一部位再次受伤,而不敢做动作,或动作放不开,使其能力受限,运动技术当然发挥不出来。对此,我们不要简单笼统地归因于某一点上,而应在其伤病和心理等方面全盘考虑,并下足功夫。
一个跳高运动员受伤后,起跳前总觉得膝盖前端疼痛,力发不出来,连原来的成绩都跃不过去,因而总被人认为是心理不过关。我们看后认为,这是人受伤后的正常生理反应,于是,在其训练前,我们为他做了简易的应急痛点处理。很快,不适感的消除带来心理上的放松,他竞跳出一个长久未见的好成绩。
备战2010年冬奥会时,著名滑冰运动员王濛在训练中胫腓关节受伤,无法正常训练,她自感走路都不舒服,担心肌腱会断。我们对其认真诊断后,找她谈话,给其以明确而详细的伤情解释,最后告诉她这只是简单的运动损伤,不会影响运动生涯。随后,我们提议陪她玩一场她最喜欢的运动——足球。在细雨绵绵,草地湿滑的情形下,她不仅玩得尽兴,而且发现自已的伤部没有什么事,恐惧感随之消失,第二天便开始正常训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