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2013-12-05 14:10:21 来源:《新体育》
——陈博士给杨威做了系统的训练,他感觉小腿肌肉变得有力了,于是信心满满的去了十月份的丹麦世锦赛,带回了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双杠三枚金牌
●转载于《新体育》2012年03月刊 口述:陈方灿 采写:柏强
人体中最粗、最大、最长的韧带就是脚后的跟腱,而它也是承受力最大的部位。除去体重,体操队员的跑跳、腾空、旋转、翻跟斗,尤其是落地,哪种动作都会对跟腱造成巨大的冲击力,何况他们还赤着脚。按生物力学规律,在跳马中,队员从6米高的空中,带着各种动作速度旋风般下落时,脚与地面接触一刹那受到的冲击力,高达体重的6倍。此处受伤,对于杨威的意味不言自明。
这时杨威的脚,尤其是右脚别说跑跳,就连走路、勾起都感疼痛,而只采用保守的理疗、泡脚等方法,不能保证他正常训练。有的运动医学专家还明示,须停止一切高强度动作的训练,这对于即将出征06年世锦赛的体操队以及杨威本人无疑都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大家想在体能康复方面尝试一下。
而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康复关键理念上的选择:是按传统观念,休息恢复后再练,还是在练中恢复,提高他的跟腱能力以承受更大的运动量。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决定采用一反常规的后者。
这是一个教练、队医和我们相互配合,医疗、专项训练与体能康复训练环环相扣的系统方案。它要求教练严控杨威专项训练的运动量,强度上升每周不宜过大,特别是下法训练,要依照对脚负担的项目顺序(鞍马、双杠……自由操),把握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易到难的原则。医生在训练后要及时进行冰疗,控制住训练中出现的炎症,晚上再用理疗、蜡疗等医学手法做跟腱恢复,保证杨威第二天能正常训练。而体能康复训练则侧重于增强其腿部跟部的力量,提高跟腱的抗拉伸能力,这是使其恢复并在以后得到保护的最好办法。我们采用的主要手段是“杠铃提踵”练习,同时进行大量的拉伸训练、躁关节稳定性训练,如踩平衡垫等。
由于从未经过这样强度的体能康复训练,加上重视不够。杨威起初的配合程度只有60-70%。我们为他设计的“杠铃提踵”的目标重量是165公斤,这个2.5倍于其体重的重量是其跟腱经受各种冲击力的及格线。练习时,我们在杠铃上裹上海绵以减轻其光膀负重的不适,可他只能挺到70公斤。结果是什么都练了,能力还是上不去。而能力不够,伤病肯定会有反复。
果然,2006年3月、5月杨威参加完国内外几个比赛后,伤情加重了。我们决定推进体能训练,并建议他在伤部打支持带,帮助跟腱承受力量。有了支持带.杨威发现跳马时可以跑了,自由操可以练了。很是高兴,于是不自觉地陷入另一个误区:一味依赖支持带,甚至不绑不练了。而我们告诉他,这只是辅助手段,体能上去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实,杨威在此事上有过教训。一天,平时为他打支持带的队医因事不在,临时换人帮忙。状态和心情都不错的杨威仍按以往的强度进行训l练,没想到,支持带打得不到位,他的炎症突然复发。这对他打击很大,几天的训练也泡了汤。
事实让杨威渐渐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从8月起开始通力配合我们,一些风险动作,他也主动大胆去做。如跳箱训练,与自由操中最难的高分动作“回龙”相近,也是专家叫停的动作。它要求从高处跳下,再急速弹上。我们每周推加10%的强度,一月加一层跳箱,每次训练后杨威的跟腱都会有不适反应,但他仍咬牙坚持着,最后跳箱的高度加到了与鞍马等同。
经过系统训l练,杨威感到小腿肌肉变得有力了,重力也不再只压在跟腱上,“杠铃提踵”的重量也节节上升到160公斤,基本达标了。他信心满满地去了10月的丹麦世锦赛,兴冲冲地带回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双杠三块金牌。
此后,体能训练变成杨威的一种日常习惯。专项训练前后,常能看到他在场地一角自觉地做杠铃提踵练习,我们也适时地进行监控指导。漫长的体能康复在08年又有了回报:杨威在北京奥运会上再夺两金,重现辉煌。